清風徐來丨榮寶齋(上海)九周年書畫精品拍賣會拍品選粹(八)
10月23-24日,榮寶齋(上海)拍賣九周年書畫精品拍賣會預展將在上海市虹口區白玉蘭廣場辦公樓空中大堂(36樓)舉行,10月25日正式舉槌。此次拍賣,將推出2個專場:《榮名為寶》、《以文會友》,共計218件作品,佳作云集,流傳有序,來源可靠,榮寶齋(上海)拍賣敬候您的到來。
傅抱石(1904-1965)
泛舟圖
設色紙本?成扇
鈐印:傅、往往醉后
鑒藏印:至愛、慕賢珍藏
款識:戊子(1948年)五月為蓀生仁弟寫。抱石金陵講舍。
鄒慕賢題木盒:傅抱石先生山水人物成扇(往往醉后)精品。戊子(一九四八年)五月于金陵講舍。蓀生款。慕賢珍藏并題。鈐印:慕賢、鄒。
說明:1、上款人“蓀生”應為傅抱石在南京師范大學時期的同事蔣蓀生。
2、此作品由慕賢居主人友情提供。
尺寸:18×50cm
蔣蓀生(1917-1994),別名湘谷,江蘇漣水人。擅長中國畫、水彩畫。1944年畢業于重慶中央大學藝術系。1942年起從事美術教育。歷任南京市立師范教師、南京大學助教、南京師院講師。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教授。作品有《鐵礦場》等,著有《中等學校美術教學法》等。
傅抱石(1904-1965)?觀瀑圖
范古農(1881-1951)?隸書
設色紙本?成扇
款識:1、子誠先生屬正。一九六〇年十月抄,抱石金陵并記。鈐印:傅、一九六〇。
2、惟斯析里,處漢之右,溪源漂疾,橫柱于道。涉秋霖漉,盆溢,濤波滂沛。壬申(1932年)仲夏書,奉子誠侄婿雅正,運樞。鈐印:君翁。
尺寸:17×50cm
張大千(1899-1983)
蘭石圖
設色絹本?成扇
款識:1、楚澤之遺,丁酉(1957年)正月,仿趙彝齋畫法。蜀人張大千爰寫此于摩詰寓舍。鈐印:張季、大千、大千豪發
2、春日山作,丁酉(1957年)五月,湘南達。鈐印:湘南、行天下
說明:扇骨為木骨16檔。
尺寸:18×51.5cm
張大千(1899-1983)
訪友圖、行書
設色紙本?扇面
款識:1、春風著柳弄鵝黃,宿雨膏原細草香。莫怪幽人坐忘去,遠山偏舟稱斜陽。鈐印:張爰、大千
2、小坐中庭月色微,滿身花霧欲涼衣。市喧已定萬綠寂。一一流螢上下飛。戊寅(1938年)夏日書,張爰。鈐印:張爰私印、大千居士
尺寸:19.5×52cm
溥儒、溥伒?合寫?采藥圖
孫智敏?行書
設色紙本?成扇
款識:1、雪齋溥伒寫采藥圖。鈐印:溥伒印信長壽、雪齋畫詩
2、含嘯對霧岑,延蘿倚峰壁。鮑照詩,溥儒補松石。鈐印:舊王孫、一壺之中。
3、大篆。石鼓十章,相傳史籀作宣王獵碣,或謂秦穆公時文,雖無定據,必非秦下可及,即詞藻亦豈后世可攻。漢無篆,則又去之更遠,過此則益不能窺其門戶,其周季書無疑。累代播遷,剝蝕大半,后乃為寶重。以金填其文,胡人剔金棄石,或遭杵臼之厄,或經修斫之異。剝落之馀,猶有不易者,信體結構,自成篇章,小大正欹,不律而合。至若鉤引紛披,作輕云卷舒,依倚磊落,如危巖乍闕。志強契友屬書。辛巳(1941年)秋,孫智敏。鈐印:孫智敏印
龐仲經刻竹骨款識:於赫慶都,德彌大兮。承神精耀,統赤裔兮。爰生圣堯,名蓋世兮。其愛符命,恢帝制兮。廣彼之恩,流荒外兮。歷紀盈千,垂遺愛兮。陵廟復崇,享大祭兮。《靈臺碑》。皇矣先生,懷惪惟明。優于春秋,玄嚜有成。知賤為貴,與世無爭。徲衡門,禮義滋醇。窮下不茍,知我者天。身歿聲鬯,千載作珍,綿之日月,與金石存。漢《婁壽碑》。戊辰(1928年)四月吳江龐仲經刊。刻印:羊生
說明:扇骨為竹骨14檔。
尺寸:19.5×53cm
龐仲經(1895-1953),蘇州人,師從錢祖翼先生,此扇骨一把刻梅竹,刻工精巧而不張揚,將梅花輕盈嬌嫩之態刻畫得纖毫畢現,雖然是數朵梅花集中于方寸之間,卻是繁而有序,線條紋絲不亂,極為淡雅。所淺刻竹子運刀嫻熟,內容雅致。另一把刻松下高僧,既傳統又不落窠臼,出新卻不失古韻,刀口清晰、功力不凡,盡在掌控之中。
陳半丁(1876-1970)?春色四時常在
諸宗元(1875-1932)?行書
設色紙本?成扇
款識:1、春色四時常在目。甲子(1924年)夏,陳年寫。鈐印:陳年
2、開花落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百氏集句。士文仁兄屬題。丙寅(1926年)六月陳年又記。
3、士文先生正之,宗元。鈐印:宗元印記
說明:扇骨為雞翅木骨11檔。
尺寸:19×55cm
謝稚柳(1910-1997)
梅竹雙清
黑紙金畫?成扇
款識:1、一平同志屬正,稚柳。鈐印:謝稚、稚柳
2、一平同志屬正,丁巳(1977年),稚柳。鈐印:謝稚、稚柳
說明:1.上款人“一平”為原上海市委書記王一平。
2.扇骨為木骨40檔。
3.此作品2014年3月31日經陳佩秋先生鑒定為真跡,并簽署鑒定記錄。
尺寸:15×49cm
陳佩秋(1922-2020)
菊花蝴蝶、草書
設色紙本?成扇
款識:1、健碧作。鈐印:乂之。款識:己亥(2019年)加色加蝶,健碧。鈐印:健碧、佩秋、穎川
2、屈宋文章草木雕,千年蘭譜壓風騷。如何爛賤從人賣,十字街頭論擔挑。健碧。鈐印:乂之
說明:扇骨為湘妃竹骨16檔。
尺寸:19.5×57cm
馬晉(1900-1970)?駿馬
夏孫桐(1857-1941)?行書
設色紙本?成扇
款識:1、辛未(1931年)重陽節后三日作于湛華館。馬晉。鈐印:馬晉、湛如
2、嶧山秦碑為北魏主所仆,杜詩孤嶂秦碑在,豈唐猶存耶。鄭文寶所刻,徐伯玉重摹嶧山碑徒以后世篆體。録史記之文耳,非從舊搨秦碑摹出者。棟臣仁兄正字。夏孫同。鈐印:悔之
馬晉竹骨款識:伯逸。刻印:馬晉
說明:扇骨為竹骨13檔。
尺寸:18×50cm
朱梅邨(1911-1993)?溪山清樾圖
吳湖帆(1894-1968)?行書
設色紙本?成扇
款識:1、仿蓬心老人溪山清樾圖,漢農先生正之,朱梅邨。鈐印:梅邨
2、江上綠楊芳草,想見故園春好。一樹海棠花,昨夜夢魂飛繞。驚覺,驚覺,窗外一聲啼鳥。吳湖帆。鈐印:倩庵
說明:1、上款人“漢農”為王漢農。
2、此作品由上款人家屬友情提供。
3、扇骨為竹骨16檔。
尺寸:19×59cm
王漢農(1909-1941)原名王玉書。臨沭縣后白蓮峪村人。1930年考入山東省立臨沂第五中學。1935年考入北平華北大學。抗日戰爭爆發后離校到沂水縣八路軍辦事處參加抗日。后以臨沂第五區自衛團長名義回鄉秘密組建起300多人抗日隊伍。1941年1月該部開往南方編入新四軍, 王漢農留在本地組建新政權和抗日武裝,任青云區區長,并很快建起200多人的抗敵自衛軍,任營長。八路軍某部擴軍連連長季玉昌投敵,于1941年7月策動王漢農部20余名士兵叛變,包圍了營部。王漢農在戰斗中犧牲。
亞明(1924-2002)
踏歌圖、行書
設色紙本?成扇
款識:1、踏歌圖。亞明作。鈐印:亞明之印
2、唐王維詩。亞明,乙亥(1995年)夏。鈐印:亞明畫印、合肥南門、沙硯居
說明:此作品現藏者直接得自作者。
尺寸:18.5×52cm
文徵明(1470-1559)
溪岸對話
設色泥金紙本?扇面
鈐印:徵明、衡山
款識: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讒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余亦驚悟。開戶視之,不見其處。右后赤壁賦。嘉靖辛亥(1551年)冬十月廿又三日書并?以圖。徵明。
尺寸:17.5×49cm